??? “我想申請法律援助應該怎么申請”“有沒有指導我們種菜的小冊子”“我家有高血壓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春節(jié)前夕,河北渤海新區(qū)黃驊市西胡莊村沿街搭建的“小紅棚”圍滿了人。在“小紅棚”上的“理論宣講”“科學普及”“法律服務”“文化下鄉(xiāng)”“義務理發(fā)”等條幅格外醒目。
這是渤海新區(qū)黃驊市開展的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暨新時代文明實踐“趕大集”志愿服務活動。
很多村民遇到法律相關的問題,都不知道如何妥善處理。當地司法局法律援助科王偉偉說,“我們正好借助這樣的機會,促進基層群眾學法用法,增強廣大群眾法治意識?!?/p>
在“小紅棚”的不遠處,志愿者們編排的文藝節(jié)目引起圍觀村民的陣陣吶喊和掌聲,讓寒冷的冬天“年味”更濃了。
活動現場,京東大鼓《一床棉被》蘊含濃厚的本土特色,韻味十足;雙人扇子舞《萬疆》盡展民族風情,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電吹管《想你的時候問月亮》滿懷深情,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臨近春節(jié),采油六廠井叢場草木蕭疏,紅色“磕頭機”有序工作,旁邊的文化廣場熱鬧非凡?!笆褪敲總€國家不可或缺的資源,但是石油基本都埋藏在地下,我們要想獲得石油,就要掌握開采石油的技術和裝備。大家看,工人們正在進行的就是油水井作業(yè),這一整套工序結束后,就可以提取到石油了?!?7歲的楊樹坡和其他志愿者講解員正在為前來參觀的小學生進行石油科普。
“聽完叔叔阿姨的講解,我了解了石油的形成、用途、開采過程和現狀,看到一臺臺油水井作業(yè),覺得特別壯觀。”前來游覽的小學生楊景碩說。
文化廣場所在的地方是羊三木油田1號井叢場,始建于2016年,是目前大港油田陸上最大的井叢場。當地政府以井叢場為依托,建成文化廣場,并定期組織開展石油文化科普活動。
楊樹坡還記得剛參加工作那會兒,有孩子在井叢場附近放煙花,伴隨著風力,大火迅速蔓延,非常危險。“從那時候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井叢場,提高安全意識,堅決不讓這類的事情再次發(fā)生。”
文化廣場建成后,楊樹坡主動請纓擔任講解員,利用閑暇時間給孩子們講解石油的由來和抽油機的原理,由于他熟知井叢場的業(yè)務知識,頗受大家歡迎。
基層科普是我國科普工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渤海新區(qū)黃驊市全力打造科普陣地,場所和設施不斷完善,活動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據了解,渤海新區(qū)黃驊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志愿服務平臺,搭建起“1個總隊、18個支隊、357個大隊、10個特色分隊”的專兼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記者 劉昊)
來源:光明網